作者|麦可可
(资料图)
监制|吴怼怼
半熟恋人的第二季收官,似乎没有什么悬念。与网友此前种种神级猜测类似,节目上成了两对,但线下关系是否真的继续,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恋综从《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发展到《再见爱人》、《半熟恋人》,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观众不再执着于甜蜜的Happy Ending,一些充满遗憾、悲伤的错过也能够在舆论范围内被接受。
这种转折不仅彰显着参与嘉宾(当事人)的谨慎和理智,也体现着舆论场中大众的成熟和变化。
当爱情走出乌托邦后,落地到现实中,关于亲密关系的种种问题才暴露得更为彻底,也能被讨论得更为深刻。
看似全员BE的背后,也是当代青年群体婚恋的现实困境,不粉饰太平,不夸大甜蜜,反而是恋综走向长期主义的稳健路径。
要知道,观众不怕旁观遗憾,也不怕见证错过,最怕的是,这口糖掺满工业糖精,这口虐恋苦水充满浮夸演技。
不过接下来的话题也呼之欲出——假设全员BE,那大众观看恋综的落点和意义又在何方?
01
恋综开始反精英设定
「要说今年半熟恋人收官的时候我伤不伤心,肯定是伤心的」,小鱼(化名)追的韩国恋综和中国恋综不下20部,她的本命CP宝儿和老孟在这一季结尾遗憾告别,周二的夜晚她抱着小熊哭了很久。
从嘉宾的年龄设置上,张宝儿不算纯粹意义上的半熟,所以也提供了一个很年轻的女生与相对成熟的男嘉宾恋爱的观察视角,「你会发现当两个人不处于人生的相同阶段,也没有设定共同目标时,分开几乎是一种必然选择」。
几乎所有半熟恋人第二季的嘉宾在播出期间,都在微博、豆瓣上被网友集中开火。所谓的爆料、扒皮贴屡见不鲜,虽然真实性尚未可知,但引起的话题讨论和观点碰撞都是相当焦灼的。
小鱼说,她看到网友谈及即使是在收官当晚牵手的老余和老孙,天超和圆儿这两对CP,此后的线下走向也不甚明朗。
有网友戏称是「全员BE」,无论真实与否,她个人角度都觉得很正常。
从《再见爱人》到《半熟恋人》,国内恋综的讨论视角明显与早期节目如《心动的信号》、《喜欢你我也是》等有所差异,镜头聚焦于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与误会,磨合过程中的挣扎和酸楚,这和早期恋综的「纯爱造梦」语境相比,已经有了本质差别。
恋综的呈现内容在丰富性和落地度上也有了进步。第一,关于职场、工作的内容第一次以较大篇幅被引入。
在《半熟恋人》第二季中,可以明显地捕捉到包括天超、圆儿、老孙、老孟等人的工作场景和镜头时长,这与过去恋综聚焦于外出约会、室内生活的场景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
参与节目的男女嘉宾开始逐渐脱离颜值出众、兴趣小众、收入多金、穿搭出圈的完美设定,而开始逐渐落定为「各行各业的普通打工人形象」,(当然并非意指没有合伙人、投资人之类职业的嘉宾),而且在相处过程中,还会有因为工作忙碌引发的亲密关系冲突。
以「一张桌子」为镜头核心,几乎串联了本季综艺最多的CP冲突场面。宝儿因为老孟忙于语音会议而不回应自己而掉眼泪,老孙因为仅有20分钟与老余单独相处的时间,但对方却不珍惜这宝贵的亲密互动时间而难过。
可以说,当代年轻群体建构亲密关系的障碍之一就在于工作繁忙。观察室嘉宾中有人提到,老余和老孙发生冲突的那个场面,是因为老余每天都在小屋里悠闲,但老孙要加班只有这宝贵的20分钟用来与对方学尤克里里,所谓对方心中对「这20分钟宝贵性」的判断,和老孙并不一致。
这种碰撞感体现的现实中恋爱与工作的冲突,与嘉宾设置里「打工人人设」的出现和普及一起,共同呈现出恋综在反精英设定上的进步。
02
道德围猎和消极应对
和精英设定类似,过往恋综的另一缺陷在于,在长期叙事中过分强调了爱的功能和作用。似乎只要有爱,双方便具备了超越一切、抗争一切的能力与勇气。 但现实生活中,爱的语境中,也包含着隐忍和妥协,还掺杂着无奈与悲伤。
在老孟和宝儿的故事线里,有一个「谁来成为半熟者」的命题。两个人都因为过往经历,想要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寻找可依靠的港湾,希望对方提供稳定的情绪价值,但就像一位网友的调侃,「都想要港湾,谁来做避风港?」
这种情况下,即使双方存在巨大吸引,也会因为缺乏互补性而产生摩擦。性格不合并非一个表面借口,而是现实落点,短期之内无论哪一方都不可能发生巨大改变,BE也几乎无法避免。
一个需要被讨论的话题是,观众对BE的接纳度开始提升,是因为对当下亲密关系建构的失望而随之产生的消极情绪,即不期待HE来抵消内心的失望,还是观众对恋综嘉宾行为举止的包容度真的在提高?
从舆论场这几年的反应来看,大众对恋综嘉宾的道德围猎似乎从来没有停止。几乎每一季都很难找到一个完美无缺的嘉宾,几乎每一位嘉宾都或多或少被卷入过风暴中心。
尤其是在「心动对象转移」的问题上,几乎贡献了每一季的名场面,也成为了每一季的道德围猎现场。
男嘉宾只要有超过一个心动对象就会被贴上「渣男海王」的标签,女嘉宾只要同时对两个接触对象友好就会被带上「绿茶渣女」的帽子。
一个典型事件是,《心动的信号》第四季中,男嘉宾马子佳先后对两个不同的女嘉宾产生了好感,结果在舆论场引发了海量「围追堵截」和「骂声一片」。
自此之后恋综男嘉宾无人敢接过「好感对象换人」的大旗,以至于每一位嘉宾都在节目中表现得更为小心翼翼。
其实换个角度,一场恋综拍摄周期几十天,短短的相处过程,更换心动对象,改变最初想法其实是很自然的选择,没必要放大行为动机。
如果大众对于这些镜头下的内容过于苛刻,甚至上升到人身攻击和诽谤,必然会引发新一轮伦理道德的问题。
观众「看客心态」的矛盾之处就在于,一方面,他们内心追求真善美,希望见证美好爱情的心动开端、暧昧过程和完美结局,进而会对嘉宾的行为举止进行360度全方位侦查。一场道德围猎背后其实是对「纯爱的追求和苛刻」。
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出对BE的接纳程度,希图用这种消极意味的情绪来抵消对「本命CP最终没有在一起」的遗憾与失落,加上现实中亲密建构关系的压力,大众难免生出「不抱期望就没有失望」的心理。
但这种逃避心理并不能解决对「极致纯爱」的向往,因此,大众对完美爱情的追求程度越高,反过来对嘉宾道德围猎的程度就在不断加深。位于舆论场中心的恋综,被讨论、被热议的可能性就越高。
03
如果全员BE,看恋综还能看什么
但实际上,除了满足大众对完美爱情的憧憬,施加道德围猎的快感,恋综作为一个已经成熟的类型文化内容产品,本可以满足更多期待。
举例而言,从内容破圈的角度,BE美学也能引发热度破圈,虐恋情节在话题热度上也不亚于甜蜜爱恋;从恋爱实操的角度,部分嘉宾身上的分寸感,沟通时的坦诚,一些优秀美好的品质都值得大众在观看时借鉴学习。
在恋综高度发展的当下,细分方向更为具体。母单恋综《没谈过恋爱的我们》就展现了社恐的年轻人在恋爱沟通时可使用的谈话技巧和破冰节奏;B站恋综《90后婚介所》也解构了愈发年轻的一代,在建构亲密时在意的要素。
这对观众作为个体自身去建构、去展开、去加深一段亲密关系,都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在中国恋综的发展脉络里,某些趋势已经开始明朗。 无论是观众、参与嘉宾和节目制作方,都开始关注更现实的冲突,亲密关系的磨合,但镜头的记录周期目前大都集中在亲密关系开始的前期,尚未涉及到后期。
你会发现「如何找心动对象,怎么和对方建构亲密关系」这件事情被目前的恋综很大程度地解决了,在亲密关系加深阶段,比如进入婚姻关系后「育儿」环节也在被一些家庭综艺解决,但「如何步入婚姻、准备婚姻」的阶段在目前的国内恋综语境下仍然是空白。
在奈飞恋综《爱情盲选》里,男女嘉宾的深度沟通,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看不见对方的外貌至上,这个切入点就在于「看三观是否合适」。但即使这些坎坷都能够迈过,最后一集里,双方还要邀请亲友来参加一场婚礼——
这是亲密关系另一个阶段的分水岭。 这个分水岭之后,亲密关系建构中包含了夫妻双方,对方父母,未来的子女等更多更复杂的因素, 也就意味亲密关系延续和加深的过程更为繁杂,镜头语言和文本叙事就将更多精彩。
和这个阶段相比,还集中在前期的国内恋综,如果全员BE,也没什么好苛责的了,毕竟爱的前期阶段,试错成本是最低的。
关键词: